“中国第一望夫石”在湖北阳新|故乡读书会
◆ ◆ ◆
◆ ◆ ◆
挖掘历史资源,服务文化建设
◆ ◆ ◆
鲜为人知
“中国第一望夫石”在阳新
广袤的中华大地上,奇山异水众多,其中有多处“望夫山”和“望夫石”。而最早见于史册且名声最著的一处,其实是在湖北黄石的阳新县。然而,由于缺乏严肃推介和精心保护,阳新富水河边的望夫石,虽有大名在外,许多黄石人竟闻所未闻;在百度地图上搜索“望夫山”或者“望夫石”,可以找到几十处,却没有黄石这一处……
天下多少望夫山(石)
述说黄石的望夫山和望夫石之前,先对其他同名且较有影响者略加介绍。
山东莱芜市。位于莱芜市莱城区,山顶有戍妇石,周长15米,高7.5米。《汉书》载:“汉昭帝元凤三年(前78),泰山莱芜山南,汹汹有数千人声,民视之,有大石自立。”清康熙《新修莱芜县志》载:“望夫山,在县东北三十里,高十里。旧志云:唐有戍妇望夫久役不归,立化为石,故名。或云本名万福山,俗讹望夫。”
广东茂名市。在茂名市电白区望夫镇,该镇以其地有望夫山和望夫河而得名,东与阳西县新圩镇隔河相望。望夫山大娘峰顶上有一大石,形似久立望归的女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文长有《咏阳江望夫山》诗:“海天万里渺无穷,秋草春花插髻红。目送夫君出门去,一生长望月明中。”
河南叶县。在平顶山市叶县东南部辛店乡境内,是桐柏山与伏牛山交界处的一座山峰,面积约10平方公里。
湖北赤壁市。在咸宁赤壁市新店镇最南部望夫山村,西隔潘河与湖南省临湘市坦渡乡五星村相望。
广西北流市。在圭江边,与勾漏山毗邻。北流县志称其“山坳一石,状如妇人,故名”。从江中远望,山上巨石俨然一妙龄女子。望夫山东北的勾漏洞口是一座神祠,祠前有咏望夫山诗词对联。有奇山必有神话,地方文人将这座石头与东晋葛洪扯上了关系。传说葛洪曾在勾漏洞炼丹,得道升天,其妻鲍姑也跟着上天。葛洪用一根红线把她拴牢,并嘱其万不可睁开眼晴。鲍姑听到风声阵阵,忍不住偷眼张望,霎时雷震线断,她摔落在江边的山上,化身石头。有民谣曰:“石作佳人在路旁,天为罗帐地为床。日为宝镜朝朝照,月作明灯夜夜光。千年不梳龙凤髻,万载不嫁绿衣郎。可怜不见亲夫面,目对长江泪两行。”
除了以上各处,安徽当涂县、荆州石首市、嘉兴海宁市、九江柴桑区、江西德安县、山西黎城县等地,都有望夫山。
望夫山上望夫石
名望夫山者,其山必有望夫石,而以望夫石名者,则未必有山。
桂林漓江西岸斗米滩的望夫山,山腰一石如身负婴儿凝望远方的女子,因名望夫石。关于此望夫石有多种传说,其中之一是: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年幼的孩子撑船经过其地,遇滩搁浅。迁延数日,口粮只剩下最后一斗米,丈夫爬上山顶瞭望,以便寻找救援船只。他栉风沐雨,久候不得,竟然化作了石头。妻子携子上山寻找,望见丈夫变成石人,顿时万念俱灰,也在一瞬间化作石头。清代诗人李秉礼有诗曰:“江头望夫处,化石宛成形。两洗云鬟湿,烟横黛眉青。离魂悲壮宇,积恨感湘灵。何事远游客,征帆去不停。”
辽宁省兴城市也有望夫石。市域西南,传为秦时孟姜女望夫之处,有姜女庙。清乾隆帝弘历曾作《姜女祠》诗,前有序:“山海关外数里,姜女祠在焉。祠前土丘为姜女坟,望夫石在其侧。俗传姜女为杞梁妻,始皇时因哭其夫而崩长城。”
在珠海市秀洲区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、香港河田区、黄山市黄山区、恩施州恩施市、洛阳市栾川县、昆明市石林县、宁夏隆德县、江西省宜县、贵州贵阳市、广东清远市,均有望夫石,并各有与望夫化石相关的神话或传说。
富水望夫石的古与今
阳新望夫山,一名菁山,当地百姓又称北山,高约三百米,位于自西而东贯穿阳新县境的富水河的北岸。准确的位置,在今龙港镇大桥铺,北望紫荆山余脉,西距富水大坝约6公里,南临富水河干流。望夫山与富水河之间,106国道一线穿珠,连接起水库大坝以下富水、车桥、星潭、港口等地。富水河自西而东迤逦而来,在大桥铺梁头庄前转了一个接近为90度的大弯,然后继续向东,汇合龙港等支流,蜿蜒流向长江。
望夫石在望夫山东部山头偏南的位置,高约10米,下临富水,面向富河冲积平原。站在富河南岸抬头北望,望夫山顶丛林中露出一片深色的石头,其中有三处较为突出:左边一块高而挺拔;右边一处似由两块相隔不远的石头组成一只骆驼,故称骆驼石;中间那块,似一妇人怀抱孩子,凝神远眺。那就是久负盛名的望夫石。
望夫山腰原是丛生的竹木,现在东南部坡面的灌木被清理,种上了马尾松、油茶和橘树等经济作物;山脚原是茂密的大树丛林,1958年建富水水库时砍掉了。
望夫石相关文献,目前所知,最早见于魏文帝曹丕的《列异传》:“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,状若人立。相传昔有贞妇,其夫从役,远赴国难,妇携幼子饯送此山,立望夫而化为石,因以为名。”其书明确记载,望夫石在“武昌阳新县北山”(阳新时属武昌郡),这是望夫石所在方位的最权威的记录。唐徐坚《初学记》卷五引南朝宋刘义庆《幽明录》曰:“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,状若人立。古传云:昔有贞妇,其夫从役,远赴国难,携弱子饯送此山,立望夫归而化为立石,因以为名焉。”比对可知,《幽明录》所谓《古传》,当是指《列异传》,二者只有几个字不同,而北宋《太平御览》则直接转引《列异传》原文。
其后的记载,往往辗转相因,无所发明。如唐崔融《唐嵩高山启母庙碑铭并序》载:“山崩蜀道,台候妇而无归;石立武昌,亭望夫而不及。”也应该是采信《列异传》的记载。清《康熙武昌府志》卷二《山川志》载:“菁山,有望夫石。”有的记载稍微全面具体,如《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》载:“望夫山‘在湖北阳新县西南八十里,一名菁山’。《武昌记》:‘昔有妇人,送夫出征,至此化为石,又,履之迹犹存。’《舆地纪胜》:‘上有望夫石,石上产芜菁’。”
本地的方志自然不会漏掉望夫山。光绪版《兴国州志·舆地志》沿袭嘉靖版、雍正版所载:“紫荆山在治西八十里,山之东有望夫山,治西南七十里,长河绕其下,山半有石,如人抱子状。”1993年版《阳新县志·地理编》载:“望夫山,有石高10米,状若妇人抱子,翘首远望。”《阳新地名志》载:“太山尖位于县境西南,东有望夫山。”按太山尖在星潭境内,为龙港最高峰,海拔660余米,望夫山在太山尖之东向,二者不相联属。2016年出版的《阳新文化简史》在介绍“富水流域魏晋陈迹及其文化内涵”时,亦言及大桥铺望夫山。
大桥铺人熟知望夫石传说,但在方志所载之外,还有地方版本。据说,梁头庄的下新屋,某家的饭经常被偷吃,以为是儿媳妇偷了,狠打了几次。后来还是连续失窃。于是便留心观察,发现是一个女人从望夫山上下来偷饭给孩子吃,才知道是山上那个石头作怪。后来雷公为惩罚她,打掉了她的头,所以现在看起来不太像。这个故事很接地气,是食不裹腹的特殊年代的一种悲情演绎。
自东面登上望夫山,沿山脊向西行,过两道谷地,便是一片较平缓的岗地,过去叫上地塘、西地塘,村民垦荒为地,栽种红薯。其地有一尊巨石,颇像观音,土人经常拜祭。1998年,梁头庄郭氏族人集全庄之力,自发搬运砖木上山,在上地塘修建了菁山寺,现由郭庆树主持。
菁山寺分前后两进,后进稍有古意,其后墙系石板砌成,石观音在寺后。前进是红砖砌成,较粗放,分左中右三间,迎大门是一板壁,板壁后有神像。右侧的房间供着一堆菩萨,一只镀铜磬,旁边的盘子里,放着两对竹根制作的笅,一大一小。菩萨后面的方桌上,有几壶油,亮着长明灯。寺门左前方有泉池,有半圈以天然石头围着,另半圈是人工安置的石头。池中是天然泉水,既用于浇地,又供寺中人饮用。
望夫山下有郭氏宗祠,祠堂前一条山涧,名叫平溪。沿溪而上,有座古的石拱桥横跨溪水,石桥连接的是一条古代官道,桥两头自发形成一片集市,大桥铺因此而得名。大桥铺村原名大桥村,因龙港镇还有一个大桥村,故将这一个更名了。
郭氏宗祠之西有一古泉,当地人称信泉,有一水井称为石骨井。石骨井分上盖和下底,而中洼形如蚌,涵水一泓,不溢不绝,可供数十户人家饮用。传说与信泉相通的方圆十多里,共有36股泉水。当地人将此泉与望夫石并提,作俚辞赞曰:
晋有巾帼一妇人,大义送夫去从军。
菁山悬望永不返,洁身化石永钟情。
平溪一泓滋万物,清泉数股润千民。
骚人墨客常有咏,地灵人杰不虚名。
望夫山和望夫石的历代吟咏
古往今来,歌咏望夫山或望夫石的诗词很多,尤以唐代最为丰富。
以“望夫山”为题的诗作相对较少。宋代诗人陈造之长诗《望夫山》可为代表,诗曰:
亭亭碧山椒,依约凝黛立。何年荡子妇,登此望行役。
君行断音信,妾恨无终极。坚城不磨灭,化作山上石。
烟悲复云惨,仿佛见精魄。野花徒自好,江月为谁白。
亦知江南与江北,红楼无处无倾国。妾身为石良不惜,君心为石那可得。
以“望夫石”为题的就很多了。
刘禹锡诗曰:
终日望夫夫不归,化为孤石苦相思。
望来已是几千载,只似当时初望时。
李白诗曰:
仿佛古容仪,含愁带曙辉。露如今日泪,苔似昔年衣。
有恨同湘女,无言类楚妃。寂然芳霭内,犹若待夫归。
王建诗曰:
望夫处,江悠悠。化为石,不回头。
山头日日风复雨,行人归来石应语。
孟郊诗曰:
望夫石,夫不来兮江水碧。
行人悠悠朝与暮,千年万年色如故。
唐彦谦诗曰:
江上见危矶,人形立翠微。妾来终日望,夫去几时归。
明月空悬镜,苍苔漫补衣。可怜双泪眼,千古断斜晖。
刘方平诗曰:
佳人成古石,藓驳覆花黄。
犹有春山杏,枝枝似薄妆。
以上诗题均为《望夫石》,作者均为唐朝知名诗人,其中的诗仙李白、诗豪刘禹锡自不必说,唐彦谦、孟郊诸人,也都是赫赫有名的才子。其他无名之辈的诗词文章更多。
宋代也有不少诗人以“望夫石”为题作诗。
梅尧臣诗曰:
征骨化为尘,柔肌化为石。高山共苍苍,临水望脉脉。
青云卷为发,缺月低照额。千古遗恨深,终不见车軏。
王安石诗曰:
云鬟烟鬓与谁期,一去天边更不归。
还似九疑山下女,千秋长望舜裳衣。
陈师道诗曰:
碛戍人何在,秋霜志不移。无言息妫怨,有泪舜娥悲。
山静云盘髻,江空月印眉。谁将望远意,歌作送征诗。
薛师石诗曰:
望夫一望几千年,苍藓何曾似翠钿。
却春春深更风雨,满身吹泪使人怜。
贺铸诗曰:
亭亭思妇石,下阅几人代。荡子长不归,山椒久相待。
微云荫发彩,初日辉饿黛。秋雨叠苔衣,春风舞萝带……
这些诗所歌咏之望夫石为哪一处,颇难辨别,所望之“夫”生于何代,作何营生,也未作交待,但其所刻画的形象则几乎一致,都是女子望夫,化身为石,永立山头,风雨不移,歌颂和感叹的是女子的坚贞。然而也有例外,如陆游诗曰:
送君远戍交河北,男儿自以身许国。
不能弯弓骑恶马,欲随君去何由得?
登山矫首西北云,形容虽变心犹存。
月明夜夜照泪痕,铁心石肠输与君!
丈夫“舍小家顾大家”,以身许国,一去不返,妻子在家日夜守望,饮泪度日,最终身化铁石,仍不能感化在外的丈夫,这就不仅是思念,而是由爱转恨、爱恨交织了。但丈夫或许不是不归,而是战死沙场、欲归不得了。晚唐诗人陈陶诗曰“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”,反映的正是兵连祸结的时代,人间百姓尤其是女子的悲惨命运。
也有些作者的作品,歌咏的对象似乎可以确定是富水的望夫石。如唐代诗人严郾诗曰:
何代提戈去不还,独留形影白云间。
肌肤销尽雪霜色,罗绮点成苔藓斑。
江燕不能传远信,野花空解妒愁颜。
近来岂少征人妇,笑采蘼芜上北山。
其中言及“苔藓斑”“蘼芜”“北山”,与《列异传》《幽明录》《舆地纪胜》所载阳新望夫石的特征相近。
南宋龙港人萧惟玉的《望夫石》诗写的自然是其家乡的景观:
独立岩前望已迷,沧桑几阅任迁移。
雨为膏沐长封发,月作镜台懒画眉。
薰面何曾愁烈日,透裳全不畏风吹。
关情岂仅香闺妇,千古游人代尔悲。
至于历代不以“望夫山”或“望夫石”为题,但用“望夫化石”之典的文学作品,则更是举不胜举。例如:北周庚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况复君在交河,妾在清波。石望夫而逾远,山望子而逾多。”李白《拟古》之十二:“望夫登高山,化石竟不返。”白居易《浪淘沙词》:“海底飞尘终有日,山头化石岂无时?” 李绅《过荆门》:“惆怅忠贞徒自恃,谁祭山头望夫石。”宋王周《西塞山二首》之二:“匹妇顽然莫问因,匹夫何去望千春。翻思岵屺传诗什,举世曾无化石人。”明刘绩《征妇词》:“君为塞下土,妾作山头石。”
望夫山下的人们(一)
汉高祖六年(前201),置下雉县,属江夏郡。三国魏黄初二年(221),孙树析下雉置阳新县。东晋年间,省下雉入阳新,属武昌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,废阳新、安昌、奉新县,合置富川县。从221年到589年,阳新县治在今龙港镇境内的富水水库大坝内侧。
这段时期,以县治为中心,今天的富水大坝周边一带,不仅是阳新县的核心区域,也是最为富庶繁华的区域。后来,随着县治的东移,经济中心转移到东部。1958年,动工兴建富水水库,曾经的县治阳辛古镇没入水下,居民搬迁别处,或移到山上,形成今日阳辛村。
明清时期,阳新县分设8乡,辖2坊38里,望夫山周边分属上阳辛里和下阳辛里,1985年属龙港镇星潭乡,今属龙港镇大桥铺村、梧塘村、车桥村、郭家垅村等。
阳辛周边,有风火尖、钟山岭、石角山、孟演寨、凤栖洞(白云洞)、圣旨牌楼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。
东晋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孟嘉就是阳辛人,“二十四孝”中的孟宗是他的曾祖父,而他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外祖父,成语“龙山落帽”就源自于他的事迹。南宋著名文学家和经学家王质也是阳辛人,其墓就在水库大坝附近的牛头山上。旧县治后山凤栖洞中有唐宋以来众多名人的题刻,其中明成化年间巡按御史王宾《题白云洞》等石刻保存完好。
当然,望夫山的名气更大,文献记载历史更悠久。
岁月沧桑,时序更易,“千年田地八百主”,望夫山下的子民们生老病死,离合辗转,不知道换了多少姓氏。至元朝末年,天下大乱,烽烟遍地,富水地区再次经历大劫难,带来了新一轮人口大变动。
正是此时,郭保一、郭保二两兄弟从江西吉安府永宁县(今井冈山市)迁居兴国州长滩水磨头。随后,郭保一、郭保二之子华一、华二、华三等七兄弟先后迁居兴国州望夫山、紫荆山和大冶、黄冈及江西、安徽等3省10余个县市。分布在龙港、富水、富池、三溪等地的,主要是郭华三、郭华六的后裔。
龙港地区大桥铺村、大桥村、郭家垅村一带,郭氏是大姓,有坑口庄、梁头庄、四门庄、太湾庄等六七个庄门,大的庄门包括多个村民小组,如坑口庄有6个组约3000人,四门庄有4个组约2000人。其中,四门庄、荆山庄是华三公后裔,梁头庄、坑口庄、荆山庄、北园庄是华六公后裔。各湾有祖堂,各庄有支祠,支祠之上是宗祠。郭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(1754),2007年完成第五次重建。我们访问的对象之一、大桥铺村民郭西良是宗祠重建委员会的委员。
富水孟演寨也叫孟家尖,在渡口村,山下叫孟演畈。孟家尖古时或称孟嘉尖,其得名可能与孟嘉有关,但孟演寨和孟演畈却是因一个叫做鲍孟演的人而得名,而龙港郭氏的一支与鲍孟演有一段生死因缘。
元末群雄并起之时,阳新人多追随陈友谅一方,龙港郭氏亦不例外。某日,郭华三领一支人马在孟家尖(今富水水库大坝南侧)与朱元璋所部发生激战,朱军一方军势甚盛,陈军力敌不支,择路溃退,陷入埋伏,眼看全军覆没,郭华三亦将姓命难保。危急存亡之际,在孟家尖上占山为王的鲍孟演率部众赶到,奋勇冲杀,从尸横遍野的战场救出郭华三等人,他自己却在激战中阵亡。
死里逃生的郭华三不忘鲍孟演救命之恩,尊奉鲍大王为“恩公”, 命族人刻像供奉,后人尊其为“恩祖”,世世祭拜。郭氏接恩祖之礼俗自明初延续至今。鲍孟演雕像原供奉在杉栏梓土主庙,后供奉于四门庄郭氏支祠列祖列宗牌位之前的显赫位置。
每逢初一、十五,杉栏梓郭氏族人携果品前往祭祀。四门庄支祖传下的其他三个同族村庄则按约定俗成的日期接“恩祖”,即:白门楼为正月初十,柏树下为正月十一,凤凰嘴为正月十二。接祭当日,人流浩荡,彩旗飘扬,锣鼓喧天,爆竹齐鸣。接至各湾宗堂后,全湾人争先祭拜,祈求护佑。
鲍大王勇救郭华三的事迹在富水郭氏子孙间代代相传,但没有写进宗谱。郭西树、郭西良作为续谱主事者,也说不清原因。笔者推测,当年阳新郭氏效忠的是朱元璋的对手陈友谅,而朱打败陈建立了明王朝,如果将鲍孟演的事迹写进宗谱,或将招至灭之祸。事实上,朱元璋立国后,始终对陈氏部属保持警惕和打压,并对鄂赣交界处的瑞昌、阳新的陈姓和柯姓严厉清剿。然而吊诡的是,明朝灭亡后,阳新柯氏、陈氏以反清复明相号召,在柯抱冲、陈珩玉的率领下与清军对抗,十余万人起而响应(事详拙文《反清义士柯抱冲》)。
望夫山下的人们(二)
望夫山下富水河南岸,是洪姓等姓氏聚居之地。龙港洪氏为南宋名臣洪皓之后。洪皓(1088—1155)是江西乐平(今江西景德镇辖市)人,爱国名臣。他年少得志,二十七岁中进士。任南宋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,被留荒漠十五年,坚贞不屈,被誉为苏武第二。归赠太师魏国公,卒谥忠宣。
洪皓生八子,尤以洪适、洪遵、洪迈闻名天下,有“三洪”之称。长子洪适官至右丞相、太师、魏国公。洪遵绍兴十二年(1142)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,名列榜首,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、同知枢密院事,封鄱阳郡开国侯,卒晋少保、信国公。三子洪迈字景卢,号容斋。官至翰林院学士、资政大夫、端明殿学士,封魏郡开国公、光禄大夫,其代表作《容斋随笔》为文史名著。洪皓父子“一门三丞相四学士”,世所罕见。
洪皓后裔的一支,于明末清初从江西迁至望夫山下栗林嘴落户,聚族成村。洪家祠湾因洪氏宗祠而得名。该湾过去以捕鱼、航运为主业。祠堂就建在富河南岸之上十余米处,始建年代不可考,据祠中碑刻,当不晚于清道光二十二年(1842)。1947年曾大修。1956年,村民参加民船运输合作社,此后祠堂成为生产队和运输社的办公场所。因地势低洼,十年九淹,2001年平垸行洪,洪家祠湾整体搬迁到南面五百米之外,唯有祠堂留在原址。2008年,被确定为湖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望夫山下萧氏也是名门之后。南宁淳熙年间,正议大夫萧雅自江西武宁红岩迁居兴国军永兴县修净里黄桥(今阳新龙港镇黄桥村),为龙港萧氏一世祖。其子萧惟玉(1181—1246)为嘉定元年(1208)戊辰科进士,官中书舍人、签书院事,即前述《望夫石》诗之作者。
龙港有上下两座萧氏宗祠,上祠在龙港街上,下祠在龙港镇河东村萧家祠湾,两座祠堂同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(1714)。
上祠于嘉庆十二年(1807)重建,道光十六年(1836)重修。1930年,中共鄂东南特委在上祠开办彭杨学校(纪念海陆丰起义领导人彭湃、杨殷)培养军事干部,直至1932年撤离龙港。1947年,萧氏族人集资整修了祠堂。1970年又被改为学校,并复名为彭杨学校,1979年学校迁出。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下祠于1929年由中共鄂东南特委设为列宁学校,培养党的地方干部,1950年代后成为村和公社的公共活动场所,改革开放后交由族人管理。1981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此外,望夫山下还有焦、孔、明、刘、祖、杨、骆等姓氏繁衍生息,其中焦氏出过探花焦抑,且焦家垅祖堂中也供奉着一个恩公,名叫雷万春;刘姓则为龙港第一大姓。
望夫山下的百家姓氏,都对望夫石的传说耳熟能详,并以其为荣。不过,也有当地人说,龙港人恋家,外出闯荡的不多,是受了望夫石传说的影响。
(原载东楚晚报2018年12月15日第8-9版,有删节)
感谢阅读,欢迎留言
——更多精彩,欢迎继续——
支持原创,感谢关注